“泡泡玛特想砍掉黄牛却先自挨一刀”指的是泡泡玛特为打击黄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在抑制黄牛炒作的同时,也对自身业务和市场表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泡泡玛特的盲盒产品过去常因稀缺性被黄牛大量囤货炒作,严重扭曲产品定价权,损害普通消费者利益和品牌形象。为解决这一问题,2025年泡泡玛特将毛绒产能提升至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8月毛绒产能达到约3000万只,希望通过增加供应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打击黄牛的投机行为。这一措施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物APP的数据显示,近90天以来,LABUBU第三代的成交均价较峰值下降了约80%,黄牛因囤货逻辑失效出现恐慌性抛售。然而,产能的大幅提升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一方面,产品的稀缺性被打破,而此前泡泡玛特的高估值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黄牛炒作带来的虚假繁荣,如今随着LABUBU热度的降低,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泡泡玛特的股价大幅下跌。截至2025年9月19日,泡泡玛特股价报收271.4港元/股,相较一个月前的高点下跌20.13%,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另一方面,大量的供应可能导致市场消化不完全,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