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亿支!佳能刷新可交换式镜头全球产量纪录
宇都宫工厂的流水线上,一支RF70-200mm F2.8 L IS USM Z镜头缓缓下线,成为佳能第1.7亿支可交换式镜头。
自1987年EF镜头与EOS系统同步诞生以来,佳能的可交换式镜头生产就开启了漫长而辉煌的征程。从最初的宇都宫工厂,到如今遍布日本、台湾、马来西亚的五大生产基地,佳能镜头生产量稳步增长。
在38年的时间长河里,佳能镜头产量以平均每年近450万支的速度增长,见证了全球影像产业从胶片到数码,从单反到微单的巨大变革。
01 产量破纪录:佳能镜头产量突破1.7亿支
2025年10月,佳能正式宣布其RF/EF系列可交换式镜头累计产量已达到1.7亿支,刷新了可换镜相机镜头的全球产量纪录。
这一数字涵盖了佳能全部的镜头系列,包括EF、EF-S、EF-M、RF、RF-S系列以及电影镜头和增倍镜。
佳能生产的第1.7亿支镜头为RF70-200mm F2.8 L IS USM Z,这是一款于2024年11月上市的专业级远摄变焦镜头。
佳能自2003年起,已连续22年保持可换镜数码相机全球市场份额领先地位。
02 历史回眸:佳能镜头生产里程碑
佳能的镜头生产史堪称一部影像行业进化史。
回望1987年,佳能在宇都宫工厂开始生产适用于EOS系列胶片单反相机的EF系列镜头,开启了自动对焦单反相机的新时代。
产量稳步攀升:1995年,佳能可交换式镜头产量突破1000万支;2009年突破5000万支;2014年,佳能成为全球首家可换镜相机镜头产量突破1亿支的公司。
从1000万到5000万,佳能用了14年;从5000万到1亿,用了5年;而从1亿到1.7亿,则用了11年时间。
如今,佳能在全球拥有五个生产基地:宇都宫工厂、台湾佳能股份有限公司、佳能Opto(马来西亚)股份有限公司、大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和宫崎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03 技术演进:从EF到RF的革命性跨越
EF镜头系统自1987年诞生以来,引领行业创新,搭载了众多突破性技术。
EF镜头率先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IS影像稳定器和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等多项世界首创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镜头性能,更从根本上改变了摄影师的拍摄体验。
2018年,佳能推出了专为EOS R无反相机系统设计的RF系列镜头,凭借大卡口直径、短后对焦距离和高速通信的特点,实现了更优异的高画质表现。
RF卡口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无反相机的技术优势,为光学设计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时至今日,佳能已形成了由108款型号组成的丰富镜头阵容(含增倍镜),覆盖了从超广角10mm到超远摄1200mm的广泛焦段。
若包含VR镜头,焦距范围更可扩展至5.2mm至1200mm。
04 创新永不止步:VR系统与混合镜头
进入2020年代,佳能继续推动影像技术的边界。
2021年,佳能推出了EOS VR系统,通过EOS R专微相机、专用镜头和PC软件组成的VR影像系统,实现了利用数码可换镜相机拍摄3D 180° VR内容的能力。
这一创新为虚拟现实内容创作提供了专业而便捷的工具。
2024年,佳能开始推出配备光圈环的HYBRID系列镜头,旨在同时满足静态摄影和专业视频制作的需求。
在变焦镜头方面,佳能发布了兼容电动变焦适配器的RF24-105mm F2.8 L IS USM Z和RF70-200mm F2.8 L IS USM Z。
在定焦镜头方面,则推出了尺寸统一、操作环与功能按钮位置相同的F1.4 HYBRID大光圈L级定焦镜头系列。
2025年9月,佳能上市了该系列的第五款定焦镜头RF85mm F1.4 L VCM,展现出其适应时代变化、满足用户新需求的能力。
从宇都宫工厂生产的第一支EF镜头,到如今遍布全球的五生产基地,佳能38年来稳步增长的镜头产量背后,是从摄影初学者到专业用户的广泛认可。
走过1.7亿支镜头的里程碑,佳能宣布将继续精进影像技术,进一步强化和扩展镜头阵容,开拓新的影像领域,为影像文化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镜头背后的故事,不仅是数字的累积,更是人类捕捉视觉记忆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