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 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宋代“三衢道中”诗歌的空间审美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28 22: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空间审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线性的旅途空间
移动视角下的空间转换
   诗的首句“梅子黄时日日晴”点明了时间是梅子成熟的季节,而在这样的季节里出行。“日日晴”为整个旅途营造了一个明朗的氛围。
   从“小溪泛尽却山行”开始展现空间的转换。诗人先是沿着小溪乘船前行,这里呈现出一种在水路空间中的移动。“泛尽”表示水路旅程的结束,之后“却山行”则转换到了山路,由水路转为陆路,这种线性的空间转换是非常清晰的。诗人以自己的行程为线索,带领读者一同感受从水上到山间的空间变化。
空间层次的递进
   在水路之上,可能看到的是两岸的景色,如溪边的树木、水草等,这是一个相对开阔且较为平坦的空间层次。
   当转入山行后,空间层次变得丰富多样。山路是曲折蜿蜒的,周围有山峦起伏。山上有着茂密的树林,树林中传来的是“绿阴不减来时路”中的绿树成荫的景象,而且还有可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空间从开阔的水面转向了山林的幽深处,形成了一种由浅入深、由开阔到幽深的空间层次递进。

动静结合的空间布局
动态的行程与静态的景物
   诗人在旅途中是动态的,“泛”“行”等动作体现了这种动态性。而他所经过的空间中的景物则有动有静。
   例如“梅子黄时”的季节里,梅子是相对静态地挂在枝头的,而“日日晴”下可能会有微风轻拂,树枝和树叶会有轻微的摆动,这是一种动静的结合。在山行途中,“绿阴”是静态的,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遮蔽着山路,但山林中不时传来的黄鹂声却是动态的,“添得黄鹂四五声”生动地描绘出黄鹂鸟在山林间跳跃、鸣叫的情景,打破了山林的寂静,使得静态的山林空间因为黄鹂鸟的活动而充满了生机。
动静对比下的空间活力
   动态的诗人与静态的景物相互映衬,诗人的行程为静止的景物增添了生气。而静态的景物又为诗人的动态行程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如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绿树,这静态的绿阴本是一种无声的存在,但因为有了黄鹂鸟的鸣叫,整个空间就鲜活起来。动静对比之下,空间不再是单调的、毫无生气的,而是充满了活力和变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空间中的生命力。

有限与无限的空间感
有限的旅途与无限的想象空间
   从诗中描述的具体旅途来看,诗人从水路到山路,这是一个有限的行程空间。他所看到的“小溪”“山”“绿阴”“黄鹂”等都是在这个有限的行程范围内的景物。
   然而,这首诗却能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当读到“绿阴不减来时路”时,读者会想象诗人来时的路途景色,进而联想到诗人整个旅程之外更广阔的山川大地。“添得黄鹂四五声”中的黄鹂声也会让读者想象到山林中更多的鸟类以及其他未被诗人提及的生物,仿佛这片山林背后隐藏着一个无限丰富的生态世界。这种有限的旅途描写激发了读者对无限空间的遐想。
空间的开放性
   诗中的空间虽然是诗人在特定时间(梅子黄时)的一次具体旅行空间,但它又具有开放性。
   它没有被完全封闭在诗人所描述的行程之内,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将这个空间向四周延伸。例如,想象这条小溪的源头在哪里,山的那一边又是什么景象等,使这个空间在读者的脑海中具有了一种开放性的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日产 讴歌 福特 极氪 林肯 阿尔法 保时捷 奔腾 长城 东风 哈弗 Jeep 捷途 岚图 理想 兰博基尼 名爵 马自达 玛莎拉蒂 欧拉 奇瑞 smart 沙龙 坦克 特斯拉 蔚来 沃尔沃 小鹏 雪佛兰 高合 奥迪 丰田 本田 雷克萨斯 英菲尼迪 捷达 捷豹路虎 阿斯顿·马丁 罗密欧 标致 宾利 长安 法拉利 红旗 几何 凯迪拉克 领克 劳斯莱斯 路特斯 MINI 迈凯伦 哪吒 起亚 荣威 三菱 斯巴鲁 腾势 魏牌 五菱 现代 雪铁龙 宝骏 大众 宝马 比亚迪

QQ|标签|爬虫xml|爬虫txt|新闻魔笔科技XinWen.MoBi - 海量语音新闻!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1-4 13:40 , Processed in 0.1700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